大疆降价风波背后:多重竞对夹击下的“焦虑”

降价近千元,大疆:系“双十一”常规促销安排。

“一般不降价”的大疆云台Pocket3,发布两年后突然直降900元。

10月8日,大疆宣布,自9日起对旗下云台相机Pocket3、运动相机Action4及Mini4K航拍无人机等多款产品进行大幅降价,降幅最高超千元。

来源:大疆官网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疆此次大幅降价,引发部分近期购买产品的消费者的不满,而大疆官方回应称,此次价格调整是为“双十一”推出的常规促销安排。

降价背后,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在竞争白热化的消费电子市场,大疆不但面临着与影石创新在无人机和智能影像领域互相“杀入”对方腹地,更面临着传统手机厂商凭借生态互联也意图在智能影像赛道“分一杯羹”。对此,有相关专家指出,降价正是对市场激烈竞争的一种回应,公司或正谋求以价换量维持市场份额,为研发投入争取时间,从而强化技术领先地位。

降价近千元,大疆:系“双十一”常规促销安排

“1200元不到,已拿下一台大疆Action4,甚至可以拿来当行车记录仪了。”大疆宣布降价后的几天,社交平台上类似的帖子已经层出不穷。

10月9日,大疆正式启动一轮大规模降价促销,涉及云台相机、运动相机、航拍器等多款热门产品。

根据大疆官方旗舰店信息,OsmoPocket3标准版直降700元,全能套装版直降900元;无人机Mini3优选迷你航拍机直降900元,Mini4PRO降价1478元;运动相机Action4最高降价1129元。促销活动的期限为10月9日0点至10月14日24点。

大幅降价引发市场强烈反应。降价首日,大疆体验店和线上渠道出现抢购热潮,其中大疆旗下王牌产品云台相机Pocket3标准版迅速断货。

一些降价前购买产品的消费者则感到被“背刺”。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不少网友称,其赶在国庆黄金周期间及之前购买了大疆的产品,而国庆假期还没过完,刚买不久的产品就便宜了近千元。

面对消费者的不满,大疆方面回应南都·湾财社时表示,本次价格调整是为“双十一”推出的常规促销安排。

大疆表示,为帮助消费者提前了解价格信息、更好地规划购买决策,公司通过相关渠道对此次调整进行了预告说明。“大疆高度重视每一位用户的反馈,目前正通过各个渠道积极沟通,为用户提供清晰指引与必要支持。”

此外,消费者的不满还源于不同渠道的售后政策差异。线上渠道部分在7天或30天无理由退货期内的消费者,通过退货维护了自身权益。然而,线下渠道消费者则反映,线下门店没有价保政策,且由于超过退货期限,无法享受无理由退货,导致维权困难。

对此,大疆客服解释,不同渠道销售模式不同,需联系原购买门店处理。

智能影像赛道角逐,Pocket3产品现短板手机厂商意图入局

“这个时候降价,是不是意味着Pocket4快要来了?”一些持币观望的消费者仍在犹豫“早买早享受”还是“晚买享新品”。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大疆Pocket系列新品发布周期一般为2-3年。此前的大疆云台Pocket一代至三代,推出时间分别为2018年11月、2020年10月、2023年10月。而此前也已有传闻称,大疆Pocket3的迭代款Pocket4将在2026年一季度发布。

但无论Pocket4何时问世,大疆都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

作为全球无人机领域的绝对领先者,大疆在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占有率长期保持在70%以上。然而,无人机领域虽风头仍劲,但其增长的脚步悄然放缓,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增速将由2023年的32%降至2025年的20%。

同时,竞争者不断涌现。全景相机龙头影石创新宣布进军无人机市场,推出影翎Antigravity全景无人机品牌,剑指大疆的消费无人机赛道。

在手持智能影像设备领域,大疆面临影石创新及传统巨头GoPro的强劲攻势,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19.1%降至2024年的13.2%。

而大疆与影石的竞争已成为智能影像领域的焦点。两家同样来自深圳的中国科技企业,正在上演一场的“跨界对决”。

影石不久前发布了全景无人机影翎AntigravityA1;而大疆则重点展示了最新发布的DJIMic3无线麦克风和Osmo360全景相机,并且据可靠消息,其即将推出全景无人机新品。双方都已深入对方的核心业务领域。大疆将其在无人机领域积累的影像和防抖技术迁移到全景相机,影石则将全景技术嫁接到无人机产品。

在新品不断催生的激烈竞争之下,大疆云台Pocket3虽仍是大疆在智能影像领域的“拳头产品”,但作为上市已近2年的“老机型”,其一些短板也正开始凸显。

作为运动相机,大疆Pocket3并不防水,这使得其在雨天、游泳等场景下的实用性大打折扣。此外,在手机端已普及2-3颗镜头的当下,大疆Pocket3仅有的一颗摄像头也使得其难以满足长焦、微距等拍摄需求。

除了硬件上的不足,大疆旗下影像产品在生态上的短板也在手机大厂入局后开始凸显。近期,OPPO已启动手持智能影像设备项目,计划2026年内发布产品;vivo去年底也立项了手持云台相机,首款产品已完成开模,预计明年上市。

相比于大疆、影石等厂商,传统手机厂商在软件生态互联方面具有更大优势。若影像设备拍摄视频可直接传送至手机剪辑、一键分享,这种“无缝体验”或对大疆产生巨大冲击。

对此,业内专家指出,消费电子行业跨界冲击加剧,手机厂商与新兴科技公司凭借性价比策略渗透大疆核心市场(如无人机、运动相机)。因此,公司更迫切以价换量维持市场份额,为研发投入争取时间,从而强化技术领先地位。

ROMO洗地机上市遇挫大疆如何讲好跨界故事?

在大疆熟悉的无人机、智能影像两大领域,竞争对手正在悄然增多。因此,大疆也尝试在新的赛道寻找突破口。但在新的赛道如何讲出新的故事,大疆或仍需要时间积淀。

2025年8月,大疆正式推出扫地机器人ROMO,进军家庭智能清洁市场。ROMO系列共三款机型,售价4699元至6799元不等。发布初期,凭借品牌影响力和“双目鱼眼视觉传感器+激光雷达”的硬件配置,ROMO吸引了量关注。

但很快,这款被大疆寄予厚望的产品却引起不少争议和质疑。

在产品性能上,有媒体报道,不少用户称ROMO会出现漏扫、地上黏液清洁不干净、基站后方漏水等问题。有消费者反馈称,“即便在最大吸力下,ROMO依旧会留下水渍,边拖边拉,顽固污渍几乎拖不干净”

而在最需智能化的避障功能上,则有消费者反映,“ROMO避障能力极其有限,家里只有2厘米的小台阶,机器却反复卡住,四天救了四次”;“机器在桌底等与自身高度平齐的空间会主动撞击,导致机身出现划痕”……如此等等,似乎与ROMO官宣的“智能适配复杂场景”的形象并不相符。

更值得注意的是,大疆选择踏入的扫地机器人市场已渐渐成为“红海”,石头科技、科沃斯等品牌无论在核心技术还是在售后服务体系的搭建上均已有不少的积累。IDC报告显示,当前扫地机器人头部厂商市场份额集中度加剧,2025年一季度,前五名厂商出货已占到整体市场的63.4%。

这意味着,以后来者身份入局的大疆,虽有着明星企业的技术力光环加持,但仍难免将与这一领域的“老玩家们”开展贴身肉搏。要想真正撼动现有市场格局,仍面临多重不确定性。

传统领域正在涌入强劲对手,新的蓝图仍在艰难擘画。降价促销背后,或正隐藏着大疆难掩的“焦虑”。有专家认为,此番降价促销,大疆可能希望通过调整价格体系,进一步巩固市场领导地位,同时推动行业洗牌,并为未来产品生态布局打下基础。


赞 (0)
上一篇 2025年10月12日 02:33
下一篇 2025年10月12日 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