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与腾讯的“山寨”大战 到底有没有抄袭?

案件应进入实质审查阶段。

thegamepost报道称,索尼(Sony)近日向法院提交了一份强烈反驳文件,将腾讯(Tencent)对“Light of Motiram”游戏的答辩称为“荒谬”(“nonsense”),指出腾讯正通过子公司迷雾作掩护以规避责任

报道称,索尼坚持认为其受损已成事实,腾讯辩称不成立。

judgement-6722634_1280.jpg

案件争点:抄袭界限与侵权时点

腾讯在其撤案动议中主张:索尼提起诉讼为时尚早,“实际侵权”尚未发生,且索尼意图将“游戏类型惯用元素”私有化。The Game Post+1 索尼反驳称,腾讯早在宣传阶段便已公开截图、宣传视频等材料,这些公开资料本身就构成对其知识产权的侵害与妨碍。换言之,损害从“宣传阶段”就已开始,不能以尚未正式发布为借口回避责任

腾讯“壳公司战术”与责任担保

索尼在新提交的文件中指责腾讯在品牌和子公司布局上玩“壳公司游戏”(shell game),通过多个子公司名义发起 Light of Motiram 项目,从而试图规避其母公司在美国法律体系下的责任。索尼进一步指出,腾讯母公司持有该游戏的美国商标、域名,并在对外宣传中使用主公司名义宣传该游戏,表明其在行为上并非“纯被动”或“名义遥控”。

理性判断:索尼指控的合理性与腾讯抗辩的空间

从公开资料来看,索尼的指控并非空穴来风。的早期宣传中,出现了机器人兽类、少女主角与部落科技融合的画面,极易被玩家联想到《Horizon》系列的世界观与视觉风格。游戏界与玩家论坛立即将其称为“抄袭”或“山寨版”,索尼引用这些公众反应作为其主张“公众混淆”的证据。

腾讯的抗辩中有一定理论基础,即确有一些游戏类型要素是“行业惯用法”(genre tropes),难以单一公司拥有。但若其被指抄袭的部分是索尼明确注册或原创的特定元素(如角色设定、世界场景美术风格、音乐主题等),这种抗辩就容易被法庭质疑为“过度宽泛化”。

此外,腾讯声称尚未正式发布可以作为延后审查的理由,但在知识产权法中,“未发布”并不必然免除侵权责任,关键在于是否有先期使用、宣传、复制行为。

影响与后续方向:这场官司的广泛意义

若索尼胜诉,它将对未来游戏产业中“灵感借鉴”与“抄袭复制”的界线提供法律参照。许多开发商会因此在设计与宣传上更谨慎。

腾讯与母子公司责任关联的判例效应
腾讯若能成功在法院驳回壳公司抗责路径,其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的责任承担可能在更多版权案件中被强化。

Light of Motiram 的调整与市场命运

面对诉讼,腾讯已悄然调整其 Steam 页面内容、去除明显与 Horizon 类似的视觉元素,并将发布日期推迟,这既反映其谨慎应对诉讼风险,也可能在未来版本上削弱“原作借鉴”印象。

索尼对腾讯的反驳态度强硬,其核心观点是:损害并非未来可能,而是在宣传阶段就已发生;腾讯通过子公司布局规避责任的抗辩并不站得住脚。接下来的关键,是法院在“实质相似性”“公众混淆”“前期宣传与使用”三个法律节点的判断如何。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这宗案件都将对游戏产业的 版权边界、宣传规范与公司责任体系 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资料:thegamepost、pcgamer;图片来源:pixabay,作者:sergeitokmakov



赞 (0)
上一篇 2025年10月18日 02:01
下一篇 2025年10月18日 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