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经信厅副厅长吕晓华:发挥数据新要素支撑作用,加速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

1.jpeg

编者按:近日,工信部印发了《关于工业大数据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以贯彻落实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促进工业数字化转型、激发工业数据资源要素潜力、加快工业大数据产业发展为目标,提出了重点任务

编者按:近日,工信部印发了《关于工业大数据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以贯彻落实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促进工业数字化转型、激发工业数据资源要素潜力、加快工业大数据产业发展为目标,提出了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为我国工业大数据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促进《指导意见》实施,本报推出“推动工业大数据发展·促进工业数字化转型”专栏,邀请地方工业大数据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对《指导意见》进行解读,分析我国工业大数据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落实《指导意见》和推动工业大数据发展的举措建议。本期为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吕晓华的署名文章。

工业既是实体经济主战场,也是数字经济发展主阵地,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湖北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依托制造业大省的良好基础,把工业大数据作为“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支撑高点,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支撑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目前我省工业大数据应用和产业生态初步形成,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工作举措及成效如下:

一、政策加力,让数字跑起来

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抢抓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新机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数字经济发展,让更多的数字跑起来。起草《关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若干政策措施》,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主线,以细化政策、补齐短板、激活主体、释放信号为重点,提出实施五大工程(5G万站工程、产业数字化改造工程、万企上云工程、大数据开发应用工程、线上新经济培育工程),建设5个示范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信息化建设示范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示范区、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示范区、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示范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等重点任务和相应的13条支持政策措施,干货满,红利多,为数字经济提供了全速冲刺的跑道。同时,积极谋划省级“点线心站台园”(工业互联网顶级节点、网络干线、大数据中心、5G基站、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产业园)新基建项目共40个,投资额1303.257亿元。随着基础设施的落地见效,既能持续推动我省大数据产业体系加速扩张,也能从政府部门、行业重点领域、互联网领域等不同领域加速数据资源的汇集,实现数据要素价值的裂变式增值,牢牢掌握数据资源主动权。

二、聚点为链,把数字串起来

信息工作时代的核心是数据,针对省内企业普遍存在的自动化不高、设备“聋哑傻”以及各系统之间“信息孤岛”的问题,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要求各地市以重点行业为突破口,通过技改资金支持重点企业数字化改造,标杆引领推动重点行业数据的全面采集。同时政府大力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建设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重点解决数据标准不统一、“一物多码”等问题,保证所有系统拥有一致的数据基础,完善的传输机制,实现同步更新、实时共享,让数据“统”起来、“串”起来、“并”起来,实现高效互通。以武汉市为例,2019年全市重点围绕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机械装备、食品、日用轻工、生物医药和原材料七大领域,通过技改资金重点支持40家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工业智能化改造,依托全省已建成7个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形成对省内重点行业和区域的覆盖,目前接入武汉顶级节点的标识注册量约4.32亿,汇聚重点行业工业数据,建立形成采集、互通和汇聚的贯通数据链,通过高效的“并联”替代以往低效单一的“串联”,大限度地提升数据资源潜力。

三、多维融合,把数字用起来

一是积极打造共性平台。针对不同行业的产品形态、技术要求、系统架构、服务需求差异化问题,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全省重点支持大型企业、具有行业特色的“科技小巨人”、“隐形冠军”等企业先行先试建设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中心,整合碎片化应用,打破信息孤岛,激发工业数据应用活力。目前,全省已建成了15个左右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成立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湖北分院,搭建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平台。推动成立工业技术软件化开源社区合资公司,打造工业技术软件化开源社区升级版。

二是积极推进深度应用。积极推动大数据技术深入应用,帮助企业实现数据价值与业务深度融合,并在营销、研发、生产等应用场景下更科学地决策,促进企业效益大幅。目前其中长飞光纤5G+工业互联网平台获工信部集成创新试点示范项目,实现生产设备、光纤传感、光纤检测等全面数据化应用和管理,整体生产效率提高20%,运营成本降低20%,产品不良品率下降15%。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自动缺陷设别系统,人力成本减少60%,生产周期缩短60%。

三是积极推进万企上云。通过技改资金中切块用于企业上云奖补的方式,鼓励中小企业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降低工业企业大数据应用门槛,扩大工业数据应用效能。2019年,全省上云企业2.2万家,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1148家,双创平台74家,新增贯标企业226家。特别是在面对疫情严峻形势和企业复工迫切需要,112家省内外云服务企业提供272项疫情期间免费使用的云产品和服务,其中疫情工作类102项,生产保障类138项,生活服务类32项,打造高效、便捷、在线、协同的工作模式,减少人员流动聚集,加强疫情防控,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加快数字化转型。

四、立体防护,把数字护起来

持续开展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服务,着力完善网络和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全省信息安全测评、密钥管理、信息数据容灾备份中心等一批技术支撑机构建设。通过招投标确定奇安信等三家工控安全服务企业,对30家省内重点企业进行安全服务。截止目前我省累计投入500多万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近90家重点工业企业进行工控安全服务保障,企业满意度100%。积极举办网络安全高端峰会,筹办2019年“黄鹤杯”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峰会。加大技术保障防护。按照工信部有关文件精神,谋划建设省级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与态势感知平台,稳步完善国家、地方、企业三级协同的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形成责任清晰、制度完善、技术先进、多方立体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网,有效保障工业数据的安全使用。

五、连线成片,把数字铺起来

坚持多点开花,依托产业载体,因地制宜选择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加速推进。以国家网安基地、武钢大数据产业园、光谷云村、左岭大数据产业基地为代表的产业载体加速发展,已经成为我省大数据产业的核心力量。国家网安基地打造国际一流的“两院一室十中心”,其中包括大数据中心、大数据交易中心、超算中心等大数据基础产业。构建区域协同发展布局,以武汉、襄阳、宜昌的“一主两副”协同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华为,中移动、锦云中国等大型数据中心项目落户襄阳。宜昌依托三峡云计算中心,在全国率先实现城市级云计算为“市、县、乡、村”提供应用支持。

下一阶段,我省将着力推动《关于工业大数据发展的指导意见》贯彻落实,强化数据治理和应用探索,全力打造工业大数据产业生态。

一是着力构建开放共享的大数据生态环境。完善工业大数据标准体系,统一行业之间的数据接口,打通数据孤岛,加强供需对接,建立互惠互利的工业大数据共享机制,加快释放数据红利。推动标识体系在省内重点行业和地市的深度覆盖,打通标识的全流程应用示范,实现数据的全环节贯通。加快推进在湖北建设以武汉顶级节点为依托,在汽车、光通信等主导产业突破建设我省数据枢纽。实施工业数字化改造工程,建设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示范区,建立由包括数据采集企业、工业大数据解决方案提供商、工业大数据平台企业组成的工业互联网服务资源池,梳理应用企业清单、企业需求清单、产品服务清单,开展系列对接合作活动。加快推动工业知识、技术、经验的软件化,每年在省内一批遴选工业APP典型应用案例进行推广,以标杆引领繁荣我省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生态。

二是狠抓重点工业企业数字化示范引领。发挥重点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项目的示范作用,引导示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和同类型企业,对标示范项目,实施有针对性的智能化改造提升,全面提升产业链的设备数字化水平。一方面开展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DCMM)贯标,加大宣贯力度,持续提高企业数据管理能力水平,定位数据管理等级,提升数据资产价值。另一方面切实加强深度应用,依托省内重点行业和龙头企业,遴选行业特色鲜明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并进行推广,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牵引,实现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应用,全面提升各类的企业的数据应用能力。

三是积极创造良好宽松的政策环境。分类制定数据共享目录,确定数据共享权限,加强数据资源利用保护法规制度建设。把工业大数据产业发展作为“十四五”规划重点内容,进一步提升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的重要地位,并通过诸多实质性举措充分发挥数据对其他要素效率的倍增作用,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出台工业大数据行动计划,推进以工业大数据中心、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建设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湖北超大型大数据中心工程。大力发展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出台一揽子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产品图.jpg

赞 (0)
上一篇 2024年03月28日 16:41
下一篇 2024年03月28日 1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