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的生意与生活 全写在今年春运里了?

1.jpeg

新农人的生意与生活全写在今年春运里了? -大哥,你这几年都干啥去了,我咋看不见你了,也不去我那收山货了。

新农人的生意与生活 全写在今年春运里了?

-大哥,你这几年都干啥去了,我咋看不见你了,也不去我那收山货了。

-哥现在都是通过网络,网络销售。每天这边进一大批,那边就出去一大批,我根本不用出门。你说我收多少年山货,我根本没攒下多少家底,就从打做了这网络这东西,我就觉得这钱太好赚了。

村头的小饭店,谢广坤趁着酒劲给昔日“生意伙伴”吹起自己的电商梦,他准备建一个广坤网站,靠在网上卖货发家致富。

另一边,他的死对头刘能也没闲着,坐在炕头鼓捣着主机,“以前玩电脑就是图一乐呵,现在谁承想在这上边能挣钱,慢慢我就能成咱村里的首富。”

仔细研究《乡村爱情》就会发现,这不只是一部薅头发、打嘴仗、斗气的东北农村喜剧,更在结合时代背景记录乡村生活的变迁。大到移动互联网、农产品上行、大学生返乡创业、兴办乡镇企业等社会浪潮,小到自行车、电动车到轿车的代步工具变化,在剧中都有着清晰地呈现。

都说乡村是中国的底色,那学好“乡学”,或许就是很多人认识乡村生活的第一步。

然而,“乡学”宇宙博大精深,算上即将开播的《乡村爱情14》,全剧已经有678集。把这本乡村百科全书读完,无疑是项大工程。

绕开“乡学”,身边其实还有很多捷径。比如正在进行的春运,就提供了一个观察乡村生活变化的契机。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迁徙活动,每年都有数以亿计外出务工、经商、求学的人在年关集体踏上归程。2021年共计8.7亿人次,2022年预计将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大部分人的目的地就是乡村,城里的“Lucy”在春运里摇身一变成了村头的“翠花”,“Tony”变成炕头的“狗剩”。

如果能对这群“候鸟”进行深入了解,一定程度上就是完成了对乡村生活的侧写。

所以,让我们带着问题去看今年春运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回家的人变多了还是变少了?多的是哪一群体,少的是哪些人?对应的,他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文:熊出墨请注意

迁徙人口减少?就地过年有新解

异乡人,春运迁徙的绝对主力。

2020年,疫情尚未限制大家回家的脚步,当年春运客运量为14.8亿人次。2021年,大家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人口流动骤降四成。今年春运从1月17日开始,结合各地不再“一刀切”的政策优化,返乡客流大概率出现反弹,甚至超过2020年。

但在整体增多的趋势下,某些“反常”的减少也正在酝酿。农民工和农二代,就是两大典型群体。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85亿人,比上年减少517万人,下降1.8%。其中,外出农民工16959万人,比上年减少466万人,下降2.7%。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十年来的首次下降。

以年轻人居多的农二代,则主要是在逃离北上广、返乡创业、躺平等社会风潮的影响下,从城市996的白领岗位回到故乡,用他们掌握的新时代技能,完成从都市丽人到新农人的身份转变。

拼多多最新数据显示,平台上95后已经成为推动农产品上行的生力军,截至2021年10月,平台的“新新农人”数量已超过12.6万人,在涉农商家中的占比超过13%。仅2021年一年,就新增了4.03万人。

口说无凭,来看个案例。

横州,广西壮族自治区下属的一个县级市,该地主要有两张名片,一是茉莉花、二是甜玉米。我们重点说后者,近些年,围绕甜玉米,一种全新的产业分工在当地逐渐成型:年轻人做电商,中年人搞种植、加工,老人发挥余热做分拣、打包。

穿梭在玉米地里的何婷,在加入逃离北上广大军之前,她是每天穿着细高跟出入高级写字楼的Amy。两年后,她已经是横州当地小有名气的甜玉米供应商。拼多多平台上的头部甜玉米商家华盛绿能等,背后就是何婷和合伙人秦宗暖在供货。

实际上,在故事的一开始,何婷对电商事业的规划并不是这样现在这样。她更倾向于自建渠道,还专门做了一款小程序。不过在发展客户时,成功被秦宗暖“策反”,两人在研究了“拼购+产地直发”的“农地云拼”模式之后,毅然决定,借助平台的力量才是正道。

毕竟,彼时拼多多平台的年度活跃买家已有8.673亿,而她的小程序才刚刚起步。并且,拼多多还拥有电商平台中最好的农产品上行氛围,2020年时平台农产品交易额2700亿元,在电商行业里领跑。

“直接下场卖玉米不香吗?”

正应了秦宗暖这句话,乘着电商这班快车,横州的玉米产业在此前的基础上又吸引了大批当地人涌进。年轻人返乡,中年人留家,横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彭楷感慨道:“以前,好男儿志在四方;如今,好男儿志在家乡。

数据显示,横州2020年全县电商交易额达45.55亿元,网络零售额达16.4亿元。全县累计已投入创业创新支持资金约5.15亿元,累计吸纳带动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贫困户等重点人群就业创业6万人,累计孵化企业114家。

随着拼多多等平台的“土味”越来越重,横州的成功经验也将复制到全国各地的农产区。当更多的何婷、秦宗暖以及王叔、李婶不再远走他乡去工作,这种新的就地过年,自然就让他们脱离了春运的人群。

异地年货订单攀升,逆向春运爆发?

就地过年,并不代表大家和春运就完全没了关系。因为,人虽在家,货却上了路。

艾媒咨询在《2021年中国农货新消费发展专题研究报告》中指出,“以拼多多为代表的电商平台积极推动农货在线上渠道的销售,同时直播电商、拼团等新兴业态使农货能够接触更大规模消费者,因此其网络零售额逐年迅猛攀升。”

放大到行业,2020年中国农产品线上销售额达6107亿元,2021年有望增至7893亿元。

眼下,2021年的年末,2022年的岁初,农产品销售正在经历一年一度的高潮。因此,以货为主要流动对象,一场从村进城的逆向春运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一方面是“年味”流量驱动。

过年,无论男女老少、天南海北,大家都讲究一个“年味”。极具地方特色的家乡特产,是年夜饭上必不可缺的元素。所以,包括横州的玉米产业带,揭阳的休闲食品产业带、甘肃金昌羊肉产业带等等,全国多地的农产区都迎来了销售旺季。

电商平台也不遗余力地帮助商家打好年终的最后一战,或者说开年的首战。拼多多近期先是举办了“年货节”,联合全国品牌旗舰店,倾斜“百亿补贴”、“万人团”等资源,为全国消费创造了一个置办年货的黄金窗口期。数据显示,“年货节”期间,平台“百亿补贴”相关打标商品的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138%。其中,异地订单的比例大幅攀升。

1月21日,“春节不打烊”活动接棒“年货节”,平台将对参与活动的商品在搜索端,个性化推荐流,APP首页等全站重要位置进行流量加权,并上线了亿级曝光的“春节大促会场”。

总之,“年味”流量驱动下,今年逆向春运的数据非常值得期待。

另一方面是路跑通了。

既然是春运,必定离不开运输环节,这里可以分拆为两条路。其一,“拼购+产地直发”这条路跑通了,即拼多多主导的农产品上行模式促成了良性、可持续的农业数字化生态。

深入农产区,集合新农人、农商形成一张覆盖全国的地网,然后在云端建设农货中央处理系统,负责把供需精准对接的天网。在此基础上推行“农地云拼”,平台已经摸索出了一条将农产品品牌化、特色化、常态化的发展之路。

其二,农产品上行链条中真实的路越修越通畅,冷链物流、仓储等农产品必需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与电商流量结合,鲜果蔬菜烂在地里运不出去、运出去烂在路上的痛点已经成为历史。以前只能把货卖到城里超市的农商,现在可以和全国消费者做生意。

尤其对于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分散的订单需求来说,小宗农产品的运输,基础设施越发达,降本提效的效果就越明显。横州的玉米产业能够搭上电商快车,就与完善的物流服务密不可分。横州市电商办副主任黄振武表示,目前物流服务已辐射233个村点,哪怕店铺拼单量只有几件,快递小哥也会准时上门取件。

再如丹东草莓、智利车厘子这类“娇气”的年货新宠,消费者的热情高涨,也对运输环节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拼多多正在着手提高供应链效率、降低损耗,这也从底层加速着平台的电商普惠进度,让三四线城市的物流效率趋近一二线城市,低线城市的消费者也能享受到更加丰富的生鲜商品。

为此,拼多多专门启动了“百亿农研”项目。第三季度财报发布后,拼多多董事长兼CEO陈磊表示," 继二季度之后,三季度的利润也将全部投入’百亿农研专项’,我们会将发展重心更多地转向研发,并利用拼多多在技术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推动农业数字化。"

如果把今年视作逆向春运的元年,相信接下来农业数字化链路继续打通,以货为主的迁徙会愈发可观。

春运新常态,乡村新生活

2022年春运1月17日开始,2月25日结束,共计40天。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运输服务司司长蔡团结表示,初步预测,今年全国春运客运量甚至会超过2020年的14.8亿人次。

肩上背的是生活、手里提的是远方、眼里看的是家乡、心里盼的是希望。

提前半月抢张票,大包小包齐上阵,挤进春运的人流,每个人都有着各自关于回家的故事。我们从中能读到回家的喜悦,同时也无法忽视平凡人为生活的奔波。

如果能够安心靠岸,谁又愿意漂泊在外?

前面提到的返乡创业的都市白领就地过年、年货逆向迁徙等一春运新常态,展开的正是一幅乡村新生活图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靠岸。

靠岸,并非逃避压力的躺平,而是通过在另一条路径里奋斗实现家门口的安居乐业。

拼多多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年货节”期间,消费者的成交客单价显著提升。徐福记零食礼盒、茅台系列酒、智利车厘子、苹果家族产品及SK-II护肤品,为今年活动五大爆品。发往三四线城市及乡镇的订单中,高客单价商品占比较去年同期进一步增加,与一二线消费显著趋同。

这意味着,以电商为跳板,新农人的生意和生活同步实现了升级。生意上,把自家的农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生活上,挣到了更多的钱,又通过电商平台买到了全国各地甚至全球各国的优质商品。

并且,如果做得足够好的话,还可把能力输出,为建设美丽家乡出份力。

辽东省丹东市东港县的农二代董希望,在疫情发生之后就借助电商为当地的草莓种植户找到了新希望。

原本给商超供货,种植户一方面要支付每年数十万的代办费,另一方面还非常受限于线下业态的疫情防控。拼多多的线上模式则不同,直连全国消费者,降低交易的中间成本,经营起来也更加灵活、高效。

打开董希望的店铺可以看到,目前店铺粉丝已有34490人。在售的四组草莓链接,两组拼单量达10万+,另有一组达5.6万件,2020年时店铺年销售额就已经突破千万。董希望还和姐夫一起成立合作社,与种植户签订长期合作协议,通过包销兜底、溢价收购等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时代与人,并肩前行。就这样,在电商平台的牵引下,更多人正从春运的迁徙中走出来,他们家乡的农货则走在了逆向春运的高速路。

身为见证者的我们,则从春运的新常态,读懂了乡村的新生活。

本文来自“熊出墨请注意”,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

产品图.jpg

赞 (0)
上一篇 2024年04月25日 00:02
下一篇 2024年04月25日 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