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产业互联网,阿里巴巴穿越“至暗”周期

1.jpeg

原标题:发力产业互联网,阿里巴巴穿越“至暗”周期 8月3日,阿里巴巴发布2022财年Q1季报,季内阿里巴巴营收205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经调整净利润434.41亿元,同比增长10%。

原标题:发力产业互联网,阿里巴巴穿越“至暗”周期

8月3日,阿里巴巴发布2022财年Q1季报,季内阿里巴巴营收205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经调整净利润434.41亿元,同比增长10%。

面对外部环境和监管环境的变化,阿里巴巴仍然保持增长,殊为不易,更重要的却是,一个新的阿里巴巴已经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如何定义新的阿里巴巴,7月27日,阿里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在致股东信中表示:阿里巴巴要成为一家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结合得更好的公司。

消费互联网是中国绝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的基因,阿里巴巴是个例外,最早的业务是B2B业务,属于产业互联网范畴。电商还是阿里巴巴目前的主营业务,以“淘系”为核心的消费互联网支撑了今天的阿里巴巴,但与绝大部分互联网公司不同的是,阿里巴巴生而具备产业互联网的基因。

2009年,阿里巴巴率先布局云计算,外部看似“无心插柳”,实际上与阿里巴巴产业互联网基因紧密相关。可谓“因缘际会,和合而生”。

从第一台计算机诞生算起,信息技术已经发展75年,历经IT时代、PC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现在正在进入“数智”时代。

5G、云计算远远超越了以前的通讯与计算能力,再加上ARVR、3D、大数据、AI等技术的发展,“数智”时代的世界将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新世界。

1992年科幻作家斯蒂文森撰写了《雪崩》一书,描述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网络世界—元界(Metaverse),“数智”时代就是元界与现实世界的合成,可称为“元世界”。

“元世界”包括所有虚拟世界、增强现实和互联网的总和,是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外部环境。基于“元世界”,下一代互联网是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的合成。

从2B业务出发,到2C,再到2B+2C(产业互联网+消费互联网),阿里巴巴创立22年走过的路,不是重新回到起点,而是一次完美的迭代进化,一次从现实到未来的穿越。

一、产业互联网快速崛起

产业互联网是未来,云计算是产业互联网的基础设施。

财报显示,阿里巴巴第一财季云计算业务实现160.51亿元的收入,上年同期为124.37亿元,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经调整EBITA利润扩大至3.4亿元。

阿里云去年销售额已突破6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

自2020年三季度首次利润转正以来,阿里云利润持续扩大,过去三个季度经调整EBITA利润分别为2400万元、3.08亿元和3.4亿元。

云计算一直被视为阿里巴巴的第二增长曲线。疫情期间,在云计算的基础上,催生了巨大的在线办公市场,钉钉成为在线办公的重要平台,为政府、学校以及企业等多个角色提供服务。

阿里巴巴2020年6月提出“云钉一体”战略,为企业提供一个更容易使用云计算能力的界面;今年年初推出钉钉低代码平台,让企业可以通过“托拉拽”的便捷方式开发应用。

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表示:“低代码开发时代,人人都是创新者。你只要最了解自己的业务,就能够去创建应用,实现业务数字化。”

2021年3月钉钉平台应用总数超过百万,三个月内增长近一倍,其中低代码应用在三个月内增长近38万。

本次财报钉钉首次被纳入云计算中,钉钉尚处投资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云计算板块的盈利能力。即使如此,阿里云依然实现了正向增长。

据IDG最新数据,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公有云市场IaaS+PaaS市场规模达46.32亿美元,阿里云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近约40%;腾讯云、华为云分列二、三位,均约11%。

作为面向未来的基础设施,云计算也是中美两国高科技公司激烈竞技的舞台。在全球市场中,阿里云市占率排在亚马逊的AWS和微软的Azure之后,位列第三。

亚马逊云服务AWS净销售额为148.09亿美元,同比增长37%;微软Azure云服务营收增长51%;谷歌云排在阿里云之后,获得53.91%的增长。

未来阿里云的收入将持续在客户及产业端趋向多元化,在云市场方面,阿里云依然具备较大的增长空间。

财报显示,互联网、金融以及零售行业的收入强劲增长,推动阿里云该季度实现营收增长。

阿里巴巴从2009年开始布局云计算,是中国布局互联网最早的公司,在云计算领域的成功,是阿里巴巴一直保持清晰的战略定力的成功。

二、消费互联网稳步发展

阿里巴巴第一财季营收为2057.4亿元,同比增长34%;若不考虑合并高鑫零售的影响,营收为1873.06亿元,同比增长22%。

收入增长主要是由于集团的中国零售商业业务的稳健收入增长(其中包括自2020年10月开始合并高鑫零售)及菜鸟物流服务和跨境及全球零售商业业务的收入增长所驱动。

利润方面,阿里巴巴第一季度净利润434.4亿元,大幅超过预期的293.32亿元,调整后每股收益为2.57美元;经营利润为308.47亿元,经调整EBITA为417.31亿元。

2021年6月,阿里巴巴中国零售市场的年度活跃消费者达到8.28亿,单季增长1700万;移动月活跃用户数达到9.39亿,单季净增加1400万。

阿里电商在超9亿的用户规模上,继续保持MAU的增长,进一步强化了对不同层次消费人群的全覆盖。

天猫618期间,88VIP会员计划取得增长,约25万的商家和品牌参与了618活动,较之去年增长近一倍。

诸多商家推出了超百万款新产品,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平台以及商家会员权益,获得更好的购物体验,也使淘宝天猫得到了更好的用户留存。

经过多年的沉淀积累,阿里巴巴新零售矩阵正在变得丰富、立体,未来的阿里新零售会以多样的消费品供给、多层次的履约服务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坚信长期主义、坚持为未来投资的阿里巴巴,已经先后孵化出盒马、社区商业平台等新业态,并成功建立起多层次的履约服务网络。

社区商业平台保持着稳定增长,其GMV以及区域分拨中心建筑面积季度环比分别增长为200%及260%,物流以及履约基础设施在稳步扩大,未来仍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这也为阿里后续的投资建设带来信心,上财年末,阿里巴巴曾表示要将2022财年的增量利润全部投入供应链、新零售等业务的发展。

同时,阿里宣布将股票回购规模从100亿美元提高到150亿美元。这不仅成为阿里巴巴集团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回购计划,也有望成为中国企业史上力度最大回购。

阿里巴巴集团2022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本季度已回购约36.8亿美元股票(约1810万股美国存托股)。多家机构建议买入,股价已至拐点,正是买入的好时机。

高盛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阿里巴巴-SW(09988)“买入”评级及“确信买入”名单,目标价321港元。公司重申2022财年收入指引9300亿元人民币。8月4日瑞信发表报告,维持“跑赢大市”评级,目标价至226港元。交银国际发布研究报告称,重申阿里巴巴-SW(09988)“买入”评级,H股目标价为296港元,美股目标价为308美元。

三、多引擎、新增量、新未来

阿里巴巴正在完成一场进化:多元化布局、自我革新、再造阿里,功夫不负有心人,淘特、闲鱼、菜鸟等新业务成为亮点。

阿里巴巴加大了对于多元化布局和高潜力业务的重视,上季度就表示新财年将持续把增量利润和额外资金投入到新业务布局当中。

被定义为“性价比消费”的淘特AAC(年度活跃消费者)超过1.9亿,饿了么订单量同比增长超50%、社区商业平台业务交易额环比增长200%。

闲鱼平台为消费者提供闲置、租赁、复古产品等服务,成为亮眼的业务线之一,季内月活用户超过1亿,用户活跃度的增长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菜鸟网络季内收入同比增长50%至116.01亿元,主要得益于集团快速发展的跨境及全球零售商业业务,如速卖通、天猫国际中,有更多商家采用“菜鸟履约”服务所推动。

期内,高德、飞猪、饿了么已纳入生活服务板块当中。本地生活服务方面,本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3%至87.57亿元。

除业务多元化之外,阿里巴巴也在进行市场多元化全球化业务稳健增长: Lazada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90%,越南和印尼两个市场的同比增长超过100%;此外,Lazada在东南亚市场已经连续六个季度保持用户访问频次的提升。

本次财报会议当中,“用户体验”这个词被多次提及,无论是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还是改善用户退换货体验,归根结底都是在提升用户体验。

阿里有两条增长曲线,云计算、新零售等业务是显性增长曲线;截止到2021年6月,高达11.8亿的全球年度活跃用户,则是阿里巴巴的隐性增长曲线。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阿里巴巴必将通过更多渠道和场景,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比财务指标更重要的是阿里对长期增长的投入,这不仅有助于公司抵抗风险,穿越周期,也契合当下的大环境——对实体经济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

【观弈评论】

技术创新:阿里巴巴的“第一性”原理

一个新行业刚出现,或者一个传统行业面临革命的时候,唱主角的都是草根。

草根出身的创业者,创新的方向多集中在商业模式,而非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特别是硬核技术创新需要高投入,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草根企业投不起。

消费领域的创新,大多集中在商业模式方向创新,产业领域的创新,则需要技术创新,甚至硬核技术的创新。

与大多数同行不一样,云计算的成功,标志着阿里巴巴从消费互联网成功地进入了产业互联网领域,从商业模式创新领域进入到了技术创新的高地。

云计算、数据库、云操作系统,这些都属于数智时代的“硬核”创新高地,这对阿里巴巴来说,是一次完美的进化。

阿里巴巴在产业互联网领域的成功,很多人归功于阿里巴巴的产业互联网基因:阿里巴巴发家的B2B业务就是企业服务,属于产业服务领域。

这种逻辑有道理,却并不全面:从B2B、C2C、B2C、到云计算,阿里巴巴不断迭代进化的核心秘密是追求硬核创新。

商业创新是阿里巴巴成功的起点,但技术创新的种子,早于阿里巴巴成立五年就已经埋下了。

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构成人类社会的一切要素和矛盾,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而技术创新,是这些力量中最根本的动力。

从B2B、C2C、B2C、到科技金融、云计算,阿里巴巴的每一次进化,看似草蛇灰线,伏笔千里,其实就是对技术创新的力量的相信与坚持。

套用最近很火的“第一性原理”:万事万物的根本性命题,抓住了这个根本,就能追根溯源,迎接思维的蜕变,阿里巴巴的“第一性”就是对技术创新的相信与坚持。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产品图.jpg

赞 (0)
上一篇 2024年05月02日 07:40
下一篇 2024年05月02日 0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