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文化”盛行 “拿命换钱”是否值得?

1.jpeg

原标题:“加班文化”盛行“拿命换钱”是否值得? 编辑|于斌 出品|潮起网「于见专栏」

原标题:“加班文化”盛行 “拿命换钱”是否值得?

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根据某招聘网站2019年对2268位职场人士的数据分析,近九成的职场人都遭遇过加班场景。其中45.5%的职场人每周加班2至3日,更有24.7%的人每日加班俨然成为常态。

职场社交平台领英针对年轻人“第一份工作”的调研,面对第一份工作,近九成的年轻人都需要加班,另外数据显示超过八成的职场新人在下班后并不会放弃学习,依然利用碎片时间展开自我提升。

豪不夸张地讲,“加班文化”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并且这种现象已成为求职者和雇佣者之间的“明面默契”。

即便90后“不能吃苦”、“喜欢裸辞”等消极言论层出不穷,加班时间最长、为工作投入最多的仍然是这批“后起之秀”。

在这种“加班文化”愈演愈烈,“不加班面临淘汰”等言论盛行的时代,我们不禁需要思考一个问题“拿命换钱”真的值得嘛?

首先,这个问题的答案一定是“不对的”。那么,为什么还有许多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原因在于: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时代的步入,让人们之间了解更加透彻,也更加容易焦虑,尤其是年轻人,看到同龄人“光鲜亮丽”的生活,嘴上表示毫无感触,但内心其实已经波涛汹涌。

“996”的加班制度,周末休息义务上班等等,即便这些不合理的制度“水涨船高”,许多公司职员也会依然安慰自己,工作不易,毕竟“中年危机”就在不远处向自己招手。长此以往,一方面为了不被替换,只能利用加班加点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高额的消费习惯不容易调整,陷入“恶性消费”漩涡,只能时刻保持高强度的工作模式,在这种情况下,自身的健康状况必然“力不从心”。

当然,这里笔者并不是说选择错误,而是单纯地说一种可能存在的事实。

按理来说,每个月正常消费维持在几千的水平是足够的,但是人的欲望是无穷的,看着身边的同学、朋友都逐渐改变,自己很难保持初心,由此加大了自己的内心压力,更多时候关注自己工资额度的增长,却容易忽略自己身体的健康程度。

最终,笔者认为,财富并不是一蹴而就,“拿命换钱”的行为并不可取,希望每位工作人员都可以在保持身体健康的基础上,追逐属于自己的光辉,而不是过度透支自己的身体健康,最终丧失更多的可能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产品图.jpg

赞 (0)
上一篇 2024年05月03日 03:50
下一篇 2024年05月03日 0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