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否认要求服务商“选边站队”,售后成家电竞争关键战场
从美的的辟谣到行业龙头们的长期服务承诺,家电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价值观重塑
近日,一则关于美的要求售后服务商“选边站队”的消息在家电行业掀起波澜。钉科技注意到,美的集团迅速发布声明予以否认,称“秉承用户体验第一的原则,并无强制排他性合作”。不过,这起传闻本身已足够引发思考:为何一则未经证实的消息能迅速触动行业神经?原因在于,当产品功能与价格的硬实力差距逐渐缩小,曾经被置于弱势地位的售后服务,正悄然成为决定品牌未来的关键战场。

来源:美的官网
售后服务长期以来被视为产品的附属环节,是消费者希望避免却又无法完全绕开的接触点。然而,随着家电产品技术复杂度提升和消费者权益意识的觉醒,服务的内涵已发生根本性转变。它不再仅仅是故障发生后的维修保障,而是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用户体验核心组成部分。从专业规范的安装调试,到及时响应的咨询解答,再到透明合理的收费体系,每一个服务触点都在塑造着消费者对品牌的最终印象和忠诚度。
钉科技注意到,在此背景下,格力、小米等品牌相继推出的“十年包修”承诺,绝非简单的营销策略,而是行业抬高服务壁垒的标志性事件。这一远超国家强制性标准的服务承诺,表面上是企业对产品质量自信的宣言,深层次则是将服务竞争推向战略高度的明确信号。这种长期承诺无形中设置了较高的竞争门槛,将服务竞争从零散的维修保障,提升为体系化、长周期的综合能力比拼。
这场围绕售后服务的竞争升级,折射出家电行业从“产品交易”到“用户运营”的商业逻辑转变。在物联网和智能家居快速发展的今天,家电产品日益成为连接品牌与用户的入口。售后服务人员上门安装、调试、维护的过程,正是品牌与用户建立深度连接、传递价值理念、发掘后续需求的宝贵机会。谁能够通过优质服务赢得用户信任,谁就可能在未来的生态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这也是为什么服务网络的忠诚度和专业性,会成为品牌方如此重视的战略资源。
在三四线市场及县乡区域,具备多品牌服务能力的高水平服务网点本就有限,各大品牌对这些优质服务资源的争夺自然日趋激烈。如果服务网络真的走向封闭与割裂,短期内可能保障单一品牌的服务品质,长期来看却可能导致行业整体服务资源碎片化,增加社会总成本,最终损害消费者利益。
从美的的辟谣到行业龙头们的长期服务承诺,家电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价值观重塑。服务不再是可以压缩的成本中心,而是品牌价值的核心载体和可持续竞争的关键壁垒。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真正的胜出者不会是那些依靠限制竞争来巩固地位的企业,而是那些能够构建开放、高效、专业服务体系,真正将用户价值放在首位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