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补“末班车”鸣笛,双十一家电“火拼”升级

2025年"双十一"家电行业同比仍可能下滑。

随着今年双十一大促陆续拉开序幕,各大电商平台及品牌方的首轮战报已陆续出炉。在“以旧换新”政策进入最后一轮释放期的背景下,平台与企业纷纷加码促销与补贴,试图在年终关键节点抢占市场。然而,高基数与消费动力不足的压力也已显现,今年双十一的家电市场竞争或将更为复杂与激烈。

首轮战报可圈可点

京东今年双十一首份战绩显示,自京东11.11启动以来,截至10月20日18时,超5.2万个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300%,超3300个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0%。

其中,家电家居方面,家电家居超2000个品牌增长超100%;带电新品成交额增长84%。海信E7Q电视、格力小凉神空调等新品首发即登顶当日品类TOP1。健康风空调同比增长3倍,台式即热饮水机、暖被机、自清洁油烟机等同比增长超200%。百吋电视、智能线性浴霸同比增长5倍,钛餐厨具成交额同比增长超4倍;0涂层电饭煲同比增长188%;烘干机、水暖毯、按摩椅、功能沙发、智能轻音冲马桶同比增长超100%。线下秒送服务受欢迎,电火锅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4倍。

天猫方面战报显示,开卖首小时,80个品牌成交破亿,30516个品牌成交翻倍,均超去年开卖首日,18919个品牌首小时成交即超去年全天。家电方面,国补叠加天猫双11优惠,家电家装家居品牌迎来全年最大规模换新消费,开售首小时,海尔、美的、源氏木语、石头等品牌迅速破亿。

抖音方面战报显示,10月9日至10月19日,抖音电商平台上超过4.1万商家的直播销售额同比增长500%,店播销售额破亿元的商家数量同比增长900%,销售额破千万元的店铺直播间数量同比增长200%。

加码抢抓最后一轮机遇

政策面上,第四批690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已下达。面对最后一期国补节点,从平台和企业等多方表现来看,今年的双十一竞争可能会变得更加激烈。

10月14日,京东推出针对家电家居品类推出“买贵10倍赔”服务,该活动覆盖海尔、海信、美的、TCL、格力、小米等多个知名家电家居品牌,涉及约100款主销商品,品类涵盖大家电、厨卫电器、家居日用等。

值得关注的是,这天也是天猫双11启动预售的前一天。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京东选择在此时加码,很有可能是对友商的“精准狙击”,更折射出其深耕低价战略、以供应链优势重构行业规则的野心。

企业方面,不少家电企业都抢抓这最后一轮“暖风”,开展了系列促销活动。海尔方面表示,这个电商节将通过构建“产品创新+平台服务”的双轮驱动模式,推动了用户体验从“拥有一个硬件”向“坐享一套完整服务”转变;美的携手苏宁易购,双方还通过“家电超级补”计划针对“刚需、趋势、家装”三类场景设置了三层补贴阶梯,消费者可根据需求享受10%至20%的换新补贴等。

10月9日,格力电器旗下小凉神空调正式在京东开售。格力电器相关人士表示,当前空调市场结构正在发生变化,2100元以下产品占据近半市场空间。此次格力与京东共同推出渠道品牌“小凉神”,首批产品定价1899元、1999元。同时,在线下市场,格力通过子品牌晶弘布局2100元以下价位段的空调市场,形成线上线下差异化的品牌体系。

仍面增长压力

从首轮战报来看,各方的成绩均可圈可点。不过,多位分析人士认为,虽然有国补加持,但由于去年四季度基数高,再加上现阶段国补限流抢券,今年家电双11市场增长面临不少的压力。

事实上,该趋势在此前过去黄金周已有体现。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国庆期间线下大家电市场同比仍延续9月负增长态势,整体压力较大。2025年国庆促销期(25W38-40),中国冰箱、洗衣机、空调市场零售量分别为216、286和262万台,同比降幅27.1%、18.4%和24.8%;零售额分别为91、82和93亿元,同比降幅32.6%、23.3%和32.1%,价格同比走低。

奥维云网分析认为,国庆市场的规模下滑,是前期政策红利消退后的必然结果,也反映出当前家电消费市场的增长压力。后续市场的修复,有待于新的消费刺激举措或产品升级热点的带动。

对于后续市场发展,奥维云网认为,对比2024年国补初期全面开放的强劲拉动,本次政策刺激强度预计相对温和,2025年"双十一"家电行业同比仍可能下滑。不过,尽管短期市场面临压力,但政策红利与转型机遇并存,以零售驱动加快库存去化、以结构上移对冲国补退坡、加快新品迭代将成为破局关键。

赞 (0)
上一篇 2025年10月24日 13:48
下一篇 2025年10月24日 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