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美的“追光”:万亿级战场上巨头激战
在聚焦国内市场的同时,家电企业的绿色业务也在不断“走出去”。
在传统家电市场增速放缓的当下,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已成为行业巨头们的共识。在“双碳”目标指引、绿色转型的大趋势下,以光伏为代表的赛道,正吸引家电巨头们竞相涌入,成为关乎未来发展的关键战场。日前,格力与美的两大家电巨头相继加码光伏赛道,体现了其对这一战略方向不谋而合的判断与决心。
格力:光伏是有希望的产业
公开消息,9月16日,格力电工(包头)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方祥建,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机械电气设备制造、新能源原动设备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格力电器旗下珠海格力电工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此前8月5日,格力电器“董明珠健康家”内蒙古首店在包头正式开业。在“董明珠健康家”包头店开业前夕,格力电器还推出了9款创新产品,其中就包括了光伏家用空调,该产品通过光伏+电网双路供电设计,可利用太阳能运行。
在今年SNEC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上,格力发布了高效异质结光伏组件和光储直柔能源站2.0。据介绍,作为全球首台套装备化系统解决方案的核心产品,该能源站有效解决了电力增容难题,支持交直流多倍带载与柔性调度,适用于城市更新、高速服务区、社区园区、学校及乡村等场景。
在此前谈及光伏产业话题时,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曾表示,“光伏与阳光有关,而阳光是令人心情愉悦、快乐的。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的存在,不仅是为了赚钱,而是通过技术实现‘人类的美好生活’的终极目标。”“太阳是取之不尽的能源。光伏是有希望的产业,还要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
格力电器2025半年报显示,2025上半年,格力电器营业收入973.25亿元,同比下降2.46%;归母净利润144.12亿元,同比增长1.95%。其中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板块实现营业收入95.91亿元,同比增长17.13%;智能装备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14亿元,同比增长20.90%。
美的:合康新能科陆电子“拨云见日”
无独有偶,另一家家电巨头也在近日加码光伏领域。美的光伏消息,9月19日,合康新能美的新能源公司&港华能源就综合智慧能源业务发展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此次合作,双方将围绕综合智慧能源业务,在电站建设、零碳园区打造以及电力交易平台搭建等方面展开全面深度合作,共同助力能源产业绿色转型。
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资源,共同推进智慧能源业务合作。美的新能源公司在光伏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及系统解决方案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港华能源作为能源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在能源投资、运营管理及市场拓展方面具有深厚的积累和广泛的布局。双方的强强联合,将为分布式能源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作为美的在新能源中的关键一环,合康新能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44.97亿元,同比增长163.06%;归母净利润7118万元,同比增长732.8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776万元,同比上升607.8%。对于业绩增长原因,合康新能表示,营业收入大增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光伏EPC业务规模增加所致。具体来看,上半年公司光伏EPC类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9.75%,实现营业收入达40.6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美的旗下另一家新能源公司科陆电子在连续亏损四年后,业绩也在持续转好,实现扭亏为盈。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25.73亿元,同比增长34.66%;归母净利润1.90亿元,同比增长579.14%;扣非归母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增长233.40%。
“追光”之路
驱动各方加码光伏领域这一战略布局的核心,是在“反内卷”驱动下,光伏行业正逐步走出困境。随着落后产能出清和市场秩序重建,行业开始走出低价竞争的困境,展现出新的增长潜力。
从政策面来看,8月,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会议提出,光伏产业各方要深刻认识规范竞争秩序对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共同推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强产业调控,强化光伏产业项目投资管理,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遏制低价无序竞争,健全价格监测和产品定价机制,打击低于成本价销售、虚假营销等违法违规行为。
华泰证券研报认为,本轮“反内卷”已初见成效,自25年7月初以来硅料、硅片价格已大幅上涨,电池片、组件价格亦有所恢复。展望后续,光伏“反内卷”相关举措或稳步推进。
中信证券研报称,9月17日,国家标准委公布新修订的多晶硅能耗标准征求意见稿,将多晶硅1/2/3级(分别对应先进值、新增或改扩建、现有产能)综合能耗指标从5/6/7.5kgce/kg降低至5/5.5/6.4kgce/kg,降幅在30%—40%。能耗指标趋严,叠加不低于成本价销售、产能收购与整合等多举措并行,光伏行业“反内卷”政策有望逐步落地,产业链盈利能力料将回暖。
对于家电企业而言,在传统家电行业增长触碰天花板的情况下,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成为了企业寻找新增长曲线的战略选择。从行业发展角度看,在“双碳”目标下,拥抱新能源已经成为必然选择。分析人士认为,在供应链管理、渠道渗透以及用户上的积累,将成为家电企业的显著优势。
值得关注的是,在聚焦国内市场的同时,家电企业的绿色业务也在不断“走出去”。TCL光伏科技相关负责人认为,光伏行业的竞争上是上半场拼产能,下半场拼技术深度、场景理解力和品牌信任感。在海外市场,锚定东南亚、欧洲市场重点布局。该负责人认为,中国企业出海关键是‘因地制宜’。一方面,我们凭借全产业链布局的优势,更加靠近原材料和市场,也有效规避部分贸易壁垒;另一方面,我们深入研究当地政策,提前布局本地化供应链。
分析人士认为,光伏不仅是家电企业的一条新赛道,更是一场关于能源未来、用户价值与企业可持续增长的战略重塑。这条“追光”之路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