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下沉 长虹马来西亚走出一步好棋

在马来西亚,长虹虽是“后来者”,但更是“长期者”。

进入下半年以来,长虹家电在马来西亚产品力、服务力方面持续扩容,影响着越来越多的经销商。

8月下旬,马来西亚长虹携手总代理TP Audio,分别于马来西亚太平、哥打巴鲁、吉隆坡及亚庇四地举办空调培训暨新品推介会。

这场拥有600名经销商、技术人员及行业合作伙伴参与的盛会,让与会者看到了长虹品牌的未来,更为即将上市的多款新系列空调埋下伏笔。

对于进入马来西亚短短几年的长虹来说,2024年的表现无疑是一针强心剂,让本地经销商看到了希望和未来。

2024年,长虹家电在马来西亚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00%。

经销商的态度与长虹的表现持续同频共振。2025年新品发布的背后,是长虹正以服务为核心,走出一条共赢与长期主义的破局之路。

本篇文章,我们只聚焦于长虹的服务力,试图深度理解长虹服务力这一必修课,如何给经销商和服务商赋能。

服务下沉——向市场要深度

作为中国的知名品牌,2023年长虹进入马来西亚市场,品牌认知几乎是零基础。

作为本地市场的“拓荒者”——马来西亚长虹总经理蒲宗辉表示,长虹通过差异化,以产品力和服务力切入市场,弥补进入时机晚的短板。我们的原则是不与经销商在零售终端抢份额、鼓励经销商开设网店,用产品力、服务力和执行力满足经销商诉求。

无疑,长虹在上述马来西亚多地举办的空调培训暨新品推介会,成为长虹服务力落地的注脚。

活动现场,国际空调品牌管理部部长徐建飞展示长虹国际化品牌CHiQ空调的制造实力、技术积累与品牌荣誉,无疑推动了CHiQ空调更深层次的落地服务。

国际空调项目部技术支持主管李勇通过现场样机拆解,细致讲解了CHiQ空调常见故障代码与对应解决方案,邀请参会者亲手操作,确保技术知识“即学即用、融会贯通”,强化服务团队的技术能力与信心。

长虹与同行的差异化体现在,很多家电品牌在马来西亚展示新品时,主角是产品,而长虹新品发布是双重主角,产品和服务都是C位。

在增量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挖掘存量用户的需求,一定是基于服务要市场,这才是一步好棋。

正如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所说,未来竞争是服务质量与客户关系的竞争。企业不能只靠产品赢市场,而要靠服务去锁定客户、创造复购与口碑。

不得不说,长虹对经销商和服务商(维修机构)的需求理解得相当到位。

他们的需求其实就是服务。当家电技术同质化严重,各厂商持续围绕服务展开比拼时,长虹给经销商做服务培训,不仅契合经销商的诉求,更契合消费者的诉求,展现出长虹超强的市场洞察能力。

用服务加强与经销商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是长虹在马来西亚按下的差异化起始键。通过培训与服务技术支持赋能合作伙伴,既能提升合作伙伴的竞争力,又能建立起服务护城河。

渠道下沉——向市场要广度

如果说服务力打通了长虹的市场深度,渠道下沉则打通了长虹的市场广度。

开展业务培训与服务技术支持的底层逻辑,是长虹在马来西亚不断拓展线下渠道服务网络,为服务能力延伸打下坚实基础。

至2024年底,长虹已与约200家经销商建立深度合作。渠道反哺长虹产品在不同层级市场能够快速触达消费者。

长虹快速构建网络渠道在于强大的供应链。凭借稳定的供应链优势,销售旺季从未出现过因供应链而缺货的现象,不仅保证了经销商的利润,增加了合作信心,也帮助品牌在本地树立了可靠形象。

马来西亚TP Audio总经理Louis Wong表示,渠道下沉是为了撬动新用户。通过广泛的经销商网络,缩短用户了解长虹的时间成本,能够提升品牌影响力和销量。

品牌下沉——打造品牌厚度

如果从时间维度来看,长虹进入马来西亚时间短,显然是一个“新兵”。然而这并不影响长虹打造品牌的速度。

马来西亚有占全国总人口83.1%的用户活跃在社交媒体上,长虹选择顺应这一趋势,在Instagram、Facebook、TikTok等平台上与本地资深媒体人、大V等深度合作,通过年轻人易于接受的品牌故事进行多频传播。

一位经销商证实:“2024年我们所出售的长虹空调和彩电,月均环比上升,归因于长虹在社交媒体、在年轻用户中产生的反应。”

长虹在马来西亚家电市场的品牌厚度不断增强,除了选择的社交媒体更符合年轻用户的调性,更重要的是通过品牌文化共鸣,成为向本地消费者讲述长虹好故事、好品牌的叙事方式。

不追求短期利益,强调长期主义的长虹正在夯实品牌的厚度,而品牌厚度才决定着未来的出路。

在马来西亚,长虹虽是“后来者”,但更是“长期者”。


赞 (0)
上一篇 2025年09月17日 01:15
下一篇 2025年09月17日 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