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电发展史上首次!中韩日三巨头共同引爆RGB显示革命
这是中国向全球输出标准的经典教科书。
7月16日,当英国最大的消费科技网站techradar评测主管Murray撰写《I tested Hisense’s 116-inch RGB-Mini LED TV, and it’s better than any other TV in this one key way》,被其誉为测试8年多遇到最大的电视、对海信116 英寸 RGB-Mini LED 电视不吝溢美之词时,同一天韩国媒体刊登的一则消息引起业内的高度关注。
韩国《朝鲜日报》报道称,三星将在柏林重磅发布其首款115英寸RGB Micro LED电视。三星将这款新电视视为对抗快速崛起的中国品牌的关键缓冲,以巩固其在高端液晶市场的领先地位。
不止于三星,索尼也计划在德国IFA期间重点展示RGB-Mini LED显示系统,强调其在专业领域的色彩准确性和图像深度优势。
国际巨头的积极布局,一方面印证了RGB-Mini LED技术路线的价值,另一方面也凸显了中国企业在推动该路线产业化方面所取得的领先成果已无法被忽视——中国正在用走在全球最前沿的显示技术掌握话语权。
与传统仅依赖亮度和区域分区控制的背光技术不同,RGB-Mini LED首次引入红、绿、蓝三色独立发光单元,通过精准协同控制,真正实现了“光色一体”的进阶突破。也就是说,实现了从“控光”到“光色同控”的跨越。
这一技术跃升背后是画质表现力更加完美:色域覆盖高达 97% BT.2020,不仅全面超越 QD-OLED 和 QD-Mini LED 等现有方案,在色彩纯度、色彩体积与控色精度方面也全面领先。更纯粹的红,更饱和的绿,以及更清透的蓝,让画面呈现达到了接近真实世界的视觉还原,更代表了未来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
历史上的显示技术迭代中,每一次的变革都有不同路线之争,而这次RGB-Mini LED技术升级,三星索尼与中国品牌形成了非常一致的共识。
不久前,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组织行业专家对海信推出的全球首款RGB-Mini LED电视及其相关技术进行了评审,评审结论为:海信在RGB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RGB光色同控AI画质芯片以及相关技术平台构建等方面实现了重大创新突破,是该领域的“技术引领者、产业化开创者和推动者”。
中国品牌主导的RGB-Mini LED技术路线,不是边缘创新,而是开辟出的全球显示技术新的主航道。这次,三星索尼成了追赶者。
在这条赛道,已经量产上市的海信RGB-Mini LED是产业化速度最快的,索尼的目标,是将RGB-Mini LED技术为娱乐、游戏和专业应用带来沉浸式体验,而三星目前在越南工厂小规模试产115英寸RGB Micro LED电视,并逐步扩展到更多尺寸型号。
RGB-Mini LED热潮的背后,标志着全球彩电业高端显示技术正发生权力转移,以海信为代表的中国电视企业逐渐掌控了下一代显示技术的话语权。
RGB-Mini LED的技术特性注定其门槛非常高,而海信不仅完成技术突破,还完成了从“样机”到“量产”的规模化落地,为全球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成熟的中国方案。
从索尼三星再到海信,全球彩电产业格局正在重构,海信RGB-Mini LED无疑是这场显示格局重构的核心。它不仅实现了技术突破,再次创造了中国在显示技术的历史,更展现出产业链整合、系统创新与标准输出的综合能力。
坚持长期主义和“技术立企”的海信,从画质芯片“信芯”,到自主驱动的量子点技术,再到如今的RGB-Mini LED完整生态系统,海信已不再是“跟随者”,而是“方向制定者”。
这正是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与中国创造的里程碑,更是向全球输出标准的经典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