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水器出口增长15.6%,差异化布局应对全球市场挑战
正是出口市场的复杂,让电热水器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不断寻找差异化的路线。
面对着国内电热水器市场激烈的“内卷”态势,越来越多的电热水器企业正在海外市场上寻求机会。“走出去”是近两年家电行业的一个热词,电热水器企业在寻求海外市场机遇过程中,大品牌与中小品牌选取的路线并不一致,但是面临的挑战却又有着诸多的相似性。
出口额同比增长15.6%,电热水器企业瞄准海外市场潜力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电热水器出口量为1870.24万台,同比增长39.45%,出口额6.2亿美元,同比增长4.97%,出口额前20国家中增长超过20%以上国家有阿联酋、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荷兰等国家。今年,电热水器出口仍然延续着增长的势头,2025年1-5月份,我国电热水器累计出口706.78万台,同比增长4.48%,出口额2.86亿美元,同比增长15.6%。
近日,在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家用电热水器专委会2025年第一次会议上,多家电热水器企业分享了2025年的出口市场情况,其中美的和海尔相关负责人均表示,今年国外市场表现不错,尤其是在一些新兴市场上,未来企业会持续在出口市场上发力。
很多中小品牌也表示,今年国外市场表现好于国内市场,其中格美淇在2024年出口量和出口额均取得两位数增长的情况下,2025年上半年仍然取得了同比15%-20%的增长,且毛利率还比2024年提高了三个点。此外,包括威博、阿里斯顿、帅康等多个品牌表示上半年海外市场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是,国外市场是复杂而多变的,同样有企业反馈,由于过去印度市场在出口业务上占比较大,造成了今年企业在海外营收上大幅下滑。
差异化布局应对海外市场挑战,品质与合规成破局关键
据威凯认证检测有限公司国际认证中心副主任许诺介绍,目前,很多新兴国家是电热水器企业可挖掘的潜力市场,但同时这些市场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像中东非等国家,很多基础制造行业尚不完善,对电热水器需求很大,大量从我国进口,但是这些国家在市场准入和合规方面有很多不完善或者信息不透明的地方,包括这些市场的合格评定机制也在不停的更新和变化,也许去年还可以出口,但是今年就有了新的要求;另外很多企业在出口到一些新兴市场时面临标准性壁垒,很多国家并未采用统一的国际标准,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各个国家标准不一,准入要求各有各的规定;很多国家和地区还鼓励本国制造业发展,以印尼为例,今年年初的时候,他们发的新要求就要要求企业商标一定要在印尼本地注册,如果不在本地注册,市场准入和认证要求是没办法完成的。
正是出口市场的复杂,让电热水器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不断寻找差异化的路线,去年12月,海尔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与瑞典伊莱克斯集团签署相关交割文件,成功完成对伊莱克斯南非热水器业务收购交割,据海尔热水器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并购这一路线,海尔热水器未来会在海外市场上积极布局,持续做大。
对于更多的中小企业而言,海外战略则是根据自身情况“量身定制”,威博热水器近两年同样在海外市场获得不错的发展,但是在海外市场上他们并非一味“增加”,也在积极做“减法”,“把一些小的客户或者说订单很零散的客户,或者是标准化不好的一些产品,都在慢慢地从公司的经营中去减掉。”
在出口市场中,更多的企业希望通过品质赢得更大的市场,多家热水器企业负责人表示,在海外市场上首先是要合法合规,其次要保障产品的品质,往高端化上转型,企业还会联合海外重点客户做研发,推出更多适合当地市场的功能创新。
格美淇是一家以出口为主营业务的热水器企业,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格美淇电热水器在海外市场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据其负责人介绍,围绕着海外市场,格美淇一直坚持高品质的品牌形象,拒绝低价化策略,围绕着海外不同市场做出针对性的技术方案。格美淇还将出口市场分成不同的类型,有一些门槛较低,有一些门槛较高,针对这些市场的特点,推出针对性的产品,将不同产品卖到不同的市场;在进入到一个市场前,格美淇会对当地市场进行深入的研究,包括准入规则、合规要求等等,同时格美淇相关负责人还建议,海外市场一定要有风险意识,“不要将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受到当前地缘政治治等不稳定因素影响,如果将市场过于集中在某两三个国家,风险可能较高。
同时,面对海外市场竞争加剧的趋势,多家电热水器企业还呼吁,希望企业在出口时聚焦产品质量、产品高端化转型上,不要将“内卷”之风刮到海外去,否则,破坏的是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无论是面对传统贸易国家还是新兴市场,中国电热水器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既充满机遇,也需应对复杂挑战。未来,企业若要在海外市场实现可持续增长,不仅需要灵活适应各国政策与标准壁垒,更需强化风险分散能力,通过品牌、技术、渠道等多维度提升竞争力。正如业内共识,海外拓展绝非一蹴而就,唯有合规筑基、创新驱动,方能将中国制造的优势转化为长期品牌力,在全球市场中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