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裕不下牌桌:国美难改宿命 AI社交成最后赌注
外界对国美能否走通汽车零售却普遍持质疑态度。
沉寂良久的黄光裕,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日前,黄光裕与“资本新秀”陈杰森开启对话,在反思国美困境的同时,也作出“国美欠的钱一定会还”的承诺。而这一次对话,黄光裕还带着“通通AI社交平台”亮相,这款押注AI社交的产品,将成为了国美复兴的又一个“赌局”。
作为国美的创始人,黄光裕被外界看作是“赌徒”。早年间,黄光裕一句“我做事的习惯,方向一旦明确,大概都想好,应该有三分把握,我就敢去做。”成为了他商业生涯的重要注解——既有让国美腾飞的冒险精神,也有三分把握七分风险便敢押注的赌徒心态。
2021年,黄光裕结束十余年牢狱生涯重回国美时,便立下军令状:“力争用未来18个月恢复原有市场地位”。彼时资本应声而动,国美股价单月暴涨30%。然而,四年多过去,国美零售国美零售累计净亏损超388亿元,总负债高达417.5亿元,市值较高点蒸发超过99%。
如今来看,黄光裕的豪言壮语,已成镜花水月。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
成也豪赌,败也豪赌。
黄光裕的商业轨迹,在一场又一场的赌局中接力完成。上世纪80年代初,黄光裕随家人北上创业,便将4000元自有资金以及3万元借款全部押注进货。或许是时代使然,黄光裕靠倒卖服装和录音机赚取了第一桶金。
第二次发展机遇很快到来。1987年,黄光裕果断押注家电零售市场,在北京珠市口东大街盘下了百平方米的店面,并取名为“国美电器”,开启了国美商业帝国的建设之路。
这一次,黄光裕采取的还是胆大的差异化策略。在卖方市场,黄光裕凭借“薄利多销”的策略,在家电零售市场杀出一条血路,为国美聚拢了第一批客户。之后,黄光裕又在《北京中报》中缝打广告,让“买电器,到国美”成为了风靡一时的广告标语。
公开消息显示,到九十年代末,国美已成为北京最大的家电零售商。在国美如日中天之际,黄光裕再一次强调:“在商场上,最大的风险就是不敢冒险。”成为了一时佳话。
然而,进入千禧年后,黄光裕却彻底放飞了自己的“赌性”,甚至点燃了黄光裕后来入狱的导火索。有多家媒体报道称,黄光裕迷恋上了赌博,在澳门以及其他赌场输掉几百万已经成为常态。
公开消息显示,5年间,黄光裕在澳门赌场内累计输掉不止10亿港元,通过伍建华等人构建的地下钱庄资金链,赌债从内地转至澳门。最终,2008年11月,黄光裕被北京市公安局带走调查。2010年8月,他因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罪和单位行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罚金6亿元,没收财产2亿元。
在黄光裕入狱后,国美的经营策略转向保守,尽管在2017年到2020年间面临连续亏损,但国美的经营基本面仍然稳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国美零售账面上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96亿元,较上一年度的82亿元还增长了17.2%。而在债务层面,国美2020年底时虽然背负了一定规模的有息债务,但尚未出现公开的债务逾期。
然而,国美的稳定也在黄光裕出狱之后,被激进的策略摧毁。2021年回归后,黄光裕再次掌舵国美,高喊“18个月恢复原有市场地位”,并在“真快乐APP"上投入巨量资金,企图将国美打造成融合电商、直播、社交、元宇宙的平台。单是在平台的推广上,2021年国美的支付的费用就高达9.62亿元。
然而,这却是一次“败局”,真快乐APP的日活仅维持在300万,直播间冷清,最终不得不改回国美APP。这场豪赌宣告失败。
国美复活赌局哪里火了押哪里
真快乐APP宣告溃败之后,黄光裕的目光投向了多个领域。在2023年,黄光裕就押注了当下火热的即时零售领域。2023年,黄光裕宣布计划三年内开设1万家国美超市,并推行“6311N”模式,即6公里覆盖、3小时送达、1仓1社区、多渠道销售。
然而,看似超前的计划,面对的却是美团的效率挤压。依托于庞大的配送网络,美团将配送时长压缩到了半小时。而三小时送达的承诺,不仅对消费者来说“太久了”,而且对国美自身来说也存在一定的实现难度。
从2021年到2024年,国美“守成时代”积累的成果被尽数挥霍殆尽,不仅跨界没有取得进展,自身的主业也一塌糊涂。公开消息显示,国美门店数量从2021年末的4195家锐减至2024年中的565家,营收从464.8亿元暴跌至不足4亿元。
这意味着,投资回报率远低于预期,国美的扩张策略不仅未能止跌,反而大幅消耗现金流。截至2024年上半年,国美零售总负债高达413.4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剩4916万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48.02%,公司严重资不抵债。
到了2025年,国美仍在尝试自救,这一次黄光裕押注的是汽车领域。2025年4月,他在北京开设占地4.5万平方米的国美智能汽车体验馆,集合小米、宝马、问界等30余个新能源汽车品牌,宣称运营成本比传统4S店低60%,试图打造新能源领域的Costco模式。
然而,外界对国美能否走通汽车零售却普遍持质疑态度。当下的汽车市场和国美创立时的家电市场面对的内部压力以及外部环境截然不同。在车企普遍亏损的情况,是否还有让平台分一杯羹的余力,是最大的变量。
汽车之外,黄光裕仍尝试最后一搏。黄光裕公开表示:“国美欠的钱一定会还”,试图稳定市场信心。然而,严重的债务和现金流枯竭,使这一承诺实现面临巨大挑战。曾经遍地开花的门店和铺天盖地的广告,如今只剩“买电器,到国美”的口号,成为70、80后一代的时代记忆。
去年,黄光裕公开表示:“我这辈子最大的赌注,是17岁时只带几百块钱北上。现在这些,都还算不上赌注。”这位零售大王现在依然不肯下牌桌,但国美几乎无筹码可赌,只剩下一句风中飘摇的承诺:“国美欠的钱一定会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