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也开始价格敏感了

1.jpeg

原标题:中产也开始价格敏感了 1 今天看到两条新闻,都是关于餐厅消费的。 大年初七,浙江慈溪的蒋先生跟朋友出去吃饭,账单显示1011.80,买单时蒋先生原本期待餐厅会抹掉零头,实收一千。

原标题:中产也开始价格敏感了

1

今天看到两条新闻,都是关于餐厅消费的。

大年初七,浙江慈溪的蒋先生跟朋友出去吃饭,账单显示1011.80,买单时蒋先生原本期待餐厅会抹掉零头,实收一千。

没想到餐厅不仅不打折,还反向抹零,直接扫码收了他1012。蒋先生发现后找餐厅说理,经理解释说系统自动四舍五入了。气不愤的蒋先生拿着小票拍了条短视频,意外火上热搜。

另一条,是北京的文先生向记者反映,某意大利餐厅在情人节时仅提供两种套餐,不支持单点,有强卖之嫌。

而且,双人套餐价格1314,明显高于平时人均三百多的客单价,“重要的是有的菜品并不想要,这样就会感觉钱花得有点‘冤’”。

虽然两位当事人都反复强调这不是钱的事。

毕竟,一千块都花了,还在意这两毛?情人节选择高级意大利餐厅约会,也不会真吃不起1314的套餐。

这两件事都是节日期间的餐厅消费体验,有特殊性,也很有代表性。

我春节期间也外出就餐了几次,有一次是在北京王府井某餐厅,在抖音和大众点评查询后发现,店里工作日99的双人餐;还有个同款周末版,只是价格涨到218,写明节假日通用,就买了一份。进店后,服务员却说不管套餐上怎么写,春节期间任何套餐都不能用,我照套餐点了同样的菜品,最后结账295。同样的餐品春节涨价居然达到三倍,餐厅也没有对为何标明“节假日通用”到店却不能使用作出合理解释。

在上述引发不满的餐厅,也能找到类似“肆意涨价”的证据。比如1314情人节套餐的意大利餐厅,去年情人节的套餐定价是999(再往前的2019年情人节套餐定价是699,2020年的没查到,估计那年没人敢出门吃饭),真是打着滚地往上涨。

现在餐厅都学精了,平时不敢在明面上涨价,各种搞特价还得请网红来营销,否则大家可以选择不出去吃饭。

一到节假日,聚会吃饭成为刚需,那就必须抓住机会涨价,而且涨价的理由也很充分:原材料上涨,人员工资上涨,餐厅供应能力有限,以及那条经典的“从来便是如此”……让你也挑不出个错来。但消费者的不满是真实存在的,就会抓住其他细节跟你说理。

比如,你四舍五入多收两毛钱合理吗?你不让单点合理吗?

同理的还有电影市场,今年春节档电影的涨价现象,也成为热门话题,动辄上百一张的电影票被称为“史上最贵春节档”。当然,经过专家论证,春节电影票涨价是合情合理的。但涨价最终让春节档票房环比下滑超20%,观影人次不及疫情前水平。

就在今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2年1月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显示CPI同比上涨0.9%,环比上涨0.4%;PPI同比上涨9.1%,环比下降0.2%。

图源:统计微讯

PPI明显高过CPI,而且这个情况已经持续一年了,短期也看不到逆转的可能。就是说厂商的成本涨了一年,却迟迟不敢涨价,就是这个原因。

需求本来就在萎缩,即使在春节档这种历年都能闭着眼睛赚钱的时候,涨价也是一个危险的选择,可能因观影人次快速下滑导致总票房不及涨价前。

2

另外,这两条新闻透露出一个更重要的信号是,中产也开始价格敏感了。

蒋先生自述自己和朋友吃的是小火锅,小票上最后一个款项“百搭酱料”,一共点了七份,可见是7人用餐。1011的总价平均一下,人均客单价超过140,与海底捞的价位相当。

至于意大利餐厅,哪怕是日常人均三百多的客单价,也是妥妥的高级餐厅。在大众点评上,这家餐厅还是北京酒仙桥地区西餐好评榜第一位。

这两家餐厅的顾客,毫无疑问属于中产。虽然他们不满的不只是表面的2毛钱,或者是否允许情人节单点,但他们透露出的消费倾向是一致的——就是该花的要花,该省的也要省。

在网友对上述新闻的评论中,我们也多次看到类似的观点。

以前,一些人为讨个好彩头,或避开不好的数字主动多付钱,对商家把144的账单改145的做法或许还会表示赞赏,但现在,大家想的是凭什么多收我一块钱?

这也有点像上面挨骂的意大利餐厅,过去情人节出来约会吃饭,账单数字也是表白的一部分,商家自觉1314的套餐定价很贴心,殊不知只要餐好吃气氛到位,顾客宁可自己点个886出来,省下的428买束花,看个电影不香吗?

甚至有人搬出拼多多的“提现0.01”进行类比,每天提现0.01,2毛钱就得提现20天,力证这并不是一笔小钱。

看惯了“1个亿的小目标”和某乎“人均年薪百万”的浮夸,再看到这种接地气的段子,真的感觉很新奇。可能这也暗示着舆论场风向的转变。

轰轰烈烈的新消费大潮,造成了事实上的消费品全面涨价。

原本物美价廉的国货品牌波司登,现在专柜动辄三千一件,已经可以跟国外奢侈品叫板;过年撑排面的预制菜,三五百一份;蔬菜的价格向水果看齐,水果的价格向韩国看齐……难怪有网友感慨,2020年还觉得自己挺富算小中产,2022年已经是拼多多深度依赖者。

3

该怎么理解消费者的“该花花,该省省”?

每个人的标准肯定都是不同的。同样是薯片,肯定有人觉得品牌(代言人)是该花的部分;也有人觉得口味份量才是该花的部分,品牌无所谓;甚至可能有人觉得临期甩卖的成本价才是该花的部分。这可能会让更多细分需求的产品和渠道找到机会。

至于哪些开支该花,哪些开支该省,更是一门玄学。

曾经有一个关于00后消费观的热搜,有一个描述让我印象深刻,它说,00后对生存必需品相当敷衍,对精神必需品一掷千金。

典型的例子如,00后可能舍不得吃一包20块钱的拉面说,但是游戏氪金648毫不犹豫。有人舍得花上千给猫主子买智能猫砂盆、自动投食器,却在给自己煮泡面时将就用不锈钢盆,不舍得买个正经煮锅。

当00后为了满足精神必需品的“一掷千金”,而不得不对生存必需品“相当敷衍”时,说明很多消费升级已经是涸泽而渔,没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了。这恐怕也是最近新消费品牌批量哑火的原因。

不管你品牌做得再好,短期养成了多么重度的消费者,让月收入5000的年轻人每天喝一杯30块的奶茶,吃一包40块的点心,再穿一件3000块的国潮羽绒服,都只能是阶段性的热潮,当他们为了“精神必需品”把“生存必需品”压到极致,必然会迎来反弹。

每一个曾拼命鼓吹自己是“该花花”部分精神消费的商家,在发生“该省省”雪崩时,恐怕都不是无辜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产品图.jpg

赞 (0)
上一篇 2024年05月03日 01:09
下一篇 2024年05月03日 01:09